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录
  • QQ:2458797171

    在线时间:8:30-20:30

    客服电话

    13105665566

    电子邮件

    2458797171@qq.com
  • 环保学社APP

    用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不冬不冬 [正高工]
未知星球 | 未知职业
  • 关注0
  • 粉丝2
  • 帖子3
精选帖子

[废水处理] 分析贴之污水处理工艺中的生物除磷法

[复制链接]
不冬不冬 发表于 2018-6-2 09: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来自 广西梧州
分析贴之污水处理工艺中的生物除磷法

精彩评论2

 楼主| 不冬不冬 发表于 2018-6-2 09: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广西梧州
在污水处理中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祸首之一的磷,是污水处理工艺中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而污水处理中的除磷法又分为化学除磷法和生物除磷法,今天就生物除磷法的基本知识作相关探讨。


生物处理法基本原理:

生物除磷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聚磷菌(也称除磷菌、磷细菌)的细菌在污水处理的厌氧条件下能充分释放其细胞体内的聚合磷酸盐;而在好氧条件下,又能超过其生理需要从水中吸收磷,并将其转化为细胞体内的聚合磷酸盐,从而形成富含磷的生物污泥,通过沉淀从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中排出,实现污水处理工艺中的生物除磷。


影响因素:

污水处理工艺中生物除磷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PH值、厌氧池DO、厌氧池硝态氮、泥龄、RBCOD含量、糖原。

1、温度
温度对污水处理工艺的除磷效果影响不如对生物脱氮过程的影响那么明显,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不是十分大时,污水处理工艺中的生物除磷都能成功运行。试验表明,在污水处理时,生物除磷的温度宜大于10℃,因为聚磷菌在低温时生长速度会减慢。

2、PH值
当PH值在6.5一8.0时,聚磷微生物的含磷量和吸磷率保持稳定,当PH值低于6.5时,吸磷率急剧下降。PH值的突然降低,无论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好氧区还是厌氧区磷的浓度都会急剧上升,PH降低的幅度越大释放量越大,这说明PH降低引起的磷释放不是聚磷菌本身对PH变化的生理生化反应,而是一种纯化学的“酸溶”效应,而且PH下降引起的厌氧释放量越大,则好氧吸磷能力越低,这说明PH下降引起的释放是破坏性的,无效的。PH升高时则出现磷的轻微吸收。

3、溶解氧
每毫克分子氧可消耗易生物降解的COD3mg,致使聚磷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在污水处理时难以达到预计的除磷效果。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厌氧区要保持较低的溶解氧值以更利于厌氧菌的发酵产酸,进而使聚磷菌更好的释磷,另外,较少的溶解氧更有利予减少易降解有机质的消耗,进而使聚磷菌合成更多的PHB。
而污水处理工艺中好氧区需要较多的溶解氧,以更利于聚磷菌分解储存的PHB类物质获得能量来吸收污水中的溶解性磷酸盐合成细胞聚磷。厌氧区的DO控制在0.3mg/l以下,好氧区DO控制在2mg/l以上,方可确保污水处理的厌氧释磷好氧吸磷的顺利进行。

4、厌氧池硝态氮
厌氧区硝态氮存在消耗有机基质而抑制PAO对磷的释放,从而影响污水处理中好氧条件下聚磷菌对磷的吸收。另一方面,污水处理时硝态氮的存在会被气单胞菌属利用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从而影响其以发酵中间产物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发酵产酸,从而抑制PAO的释磷和摄磷能力及PHB的合成能力。每毫克硝酸盐氮可消耗易生物降解的COD8.5mg,致使厌氧释磷受到抑制,一般控制在1.5mg/l以下。

5、泥龄
污泥龄越小,除磷效果越佳。在污水处理中降低污泥龄,可增加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及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中的除磷量,从而削减二沉池出水中磷的含量。但对于同时除磷脱氮的生物处理工艺而言,为了满足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生长要求,污泥龄往往控制得较大,这是污水处理中除磷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的原因。

6、RBCOD(易降解COD)
研究表明,当以乙酸、丙酸和甲酸等易降解碳源作为释磷基质时,磷的释放速率较大,其释放速率与基质的浓度无关,仅与活性污泥的浓度和微生物的组成有关,该类基质导致的磷的释放可用零级反应方程式表示。而其他类有机物要被聚磷菌利用,必须转化成此类小分子的易降解碳源,聚磷菌才能利用其代谢。

7、糖原
糖原是由多个葡萄糖组成的带分枝的大分子多糖,是胞内糖的贮存形式。如上图所示聚磷菌中糖原在好氧环境下形成,储存能量在厌氧环境下代谢形成为PHAs的合成的原料NADH并为聚磷菌代谢提供能量。所以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延迟曝气或者过氧化的情况下,除磷效果会很差,因为过量曝气会在好氧环境下消耗一部分聚磷菌体内的糖原,导致厌氧时形成PHAs的原料NADH的不足。



纵观以上所述,企业在污水处理时,针对工艺在处理菌上的选择,对化学除磷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由鸿淳环保科技公司研发的第三代污水处理专用菌,是由台湾微生物实验室团队潜心科研27年的科学沉淀成果,投入使用后快速回复系统稳定,抗冲击能力以及适应力强,产品具备超高的效率去除磷、氨氮、COD等污染物质,0化学成分,环保高效,使用后48小时见效,一周达标,系统稳定后无需长期投入,为企业节省更多污水处理上的经济投入!
qmhb20180118 发表于 2018-6-3 10: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浙江宁波
还可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右上角“高级模式”进入更多文字、附件、图片等编辑模式;
发帖前请在网页顶端搜索网站内容,已有内容请勿重复发布;
请按版规要求发布帖子,禁止回复表情、数字等无意义内容;
请按网站要求的文件格式上传资料,建议将资料压缩后上传;
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黄赌毒诈”等违法信息!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侵权申诉 | 帮助中心 | 浙ICP备13003616号-2  |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3884号 网站统计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的立场;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及言论,若有版权异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Copyright © 2010- 爱我环保学社(http://www.25hb.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