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近年来投融资市场活跃程度迅速提高,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融资市场的发展。但是,一切并非如预期一般美好。按照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投资回落到个位数增长,这还是十来年的第一次。
产业发展需要资金支持,投资方也希望有效进行投放,这其中的关键点在于资金的用途,产业是否具有发展潜力、项目资产是否优质等是投资方最为关注的要点。以目前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而言,许多行业都已处于投放饱和的状态,不难看到,大量的资金在市场边缘游荡,却难以找到合适的支持对象。
2000万亩农田需要节水灌溉
在无数期待资金支持的行业中,有一片蓝海还未被合理开发,那就是:农业节水灌溉。以农业发展为目标,以节水灌溉为首段,不管是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还是市场经济层面,这都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行业。
近期,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并购沐禾节水强势布局高效节水灌溉农业领域,目前可预期订单已高达50亿元以上。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这是农业节水规划目标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为此,水利部在4月份召开全国加快推进水利建设视频会议,要求各地务必高度重视。4月底, 国务院又通过《农田水利条例(草案)》,对农田水利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农田灌溉、排水等作了具体规定,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经营。
近日,水利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政策层面对农业节水灌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按照《意见》要求,2016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应达2000万亩,且进行了详细的区域划分。
400亿市场空间等待投资
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下,政府为稳增长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水利建设是“补短板”的重要方向,而其中农田水利又是重中之重。从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可以看出,今年的农田水利投资将得到显著提升,仅2000万亩的高效节水灌溉目标就对应着约400亿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PPP模式的推广。水利建设不再依托单一的政府开发,而是合理的引入社会资本,成为全社会都可参与的工程建设。《意见》中提出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要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培育专业化服务队伍,利用好社会资本,利好节水PPP 模式的大范围推广。PPP 模式将解决农田节水设施运营持续性的问题,同时有助于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毛利率水平,改变行业长期低价竞争的格局。
PPP模式的运营目前已取得不错的成果。节水行业龙头企业---大禹节水近日与元谋县人民政府签订云南元谋高效节水灌溉PPP项目投资协议,将此前框架协议正式转化成订单。工程建设估算总投资3.08亿元,规划建设面积11.4万亩。
“十三五”期间,亿亩农田急需节水灌溉
按照国家规划,"十三五"期间,国家将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一亿亩,年均2000万亩,新增建设工程投资额年均约200亿元,加上之前已经建好的工程维护和更换的市场,年市场规模将近千亿,较"十二五"有翻倍的增长。
在生产实践中,灌溉水的利用率、农作物水分生产效率、水资源的再生利用率和单方水的农业生产效益作为研究重点和主要目标,这其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衡量灌溉水利用效率是否节约高效、节水灌溉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3,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0.26,差距较大,一些地方仍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水资源不足与灌溉用水浪费并存,这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差距较大。
目前合同节水管理还处于前期政策引领、用水户观望、投资人探索的市场培育阶段。此次政策的发布,是国家关于十三五规划关于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的推进剂。鉴于节水市场的广阔空间和合同节水管理模式的巨大市场吸引力,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行动,尤其是金融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