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录
  • QQ:2458797171

    在线时间:8:30-20:30

    客服电话

    13105665566

    电子邮件

    2458797171@qq.com
  • 环保学社APP

    用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llx1988228 [戒多言]
未知星球 | 未知职业
  • 关注0
  • 粉丝0
  • 帖子25
精选帖子

[学术论文] 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专利技术简介

[复制链接]
llx1988228 发表于 2012-12-21 13: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来自 浙江杭州
    低温等离子体是继固态、液态、气态之后的物质第四态,当外加电压达到气体的放电电压时,气体被击穿,产生包括电子、各种离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内的混合体。放电过程中虽然电子温度很高,但重离子温度很低,整个体系呈现低温状态,所以称为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污染物是利用这些高能耗电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和废气中的污染物作用,使污染物分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分解,并发生后续的各种反应以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途径很多,复旦大学环科所开发的低温等离子体工业废气专利处理技术采用的放电形式为双介质阻挡放电。
       
      介质阻挡放电是一种获得高气压下低温等离子体的放电方法,这种放电产生与两个电极之间。介质阻挡放电可以在.01~10 105Pa的气压下进行,具有辉光放电的大空间均匀放电和电晕放电的高气压运行的特点。整个放电是由许多在空间和时间上随机分部的微放电构成,这些微放电的持续时间很短,一般在10ns量级。介质层对此类放电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限制微放电中带电粒子的运动,使微放电成为一个个短促的脉冲;二是让微放电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整个面状电极之间,防止火花放电。介质阻挡放电由于电极不直接与放电气体发生接触,从而避免了电极的腐蚀问题(SO2腐蚀性强)。
   
  等离子体中能量的传递大致如下:
  1)电场+电子
  高能电子
  2)高能电子+污染物
  {受激原子 受激团子 游离基团}(活性基团)
  3)活性基团+氧气
  生成物+
  4)活性基团+活性基团
  生成物+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处理的污染物质:
  
类别
  
主要化合物
  
1.硫化物
  
硫化氢 硫化甲烷 二氧化硫 二甲基二硫 二硫化碳 硫酸二甲酯 丁硫醇 异戊硫醇 异二丙硫醇 丁基己基硫醚 异丁硫醚等
  
2.胺类
  
甲胺 二甲胺 三甲胺 乙胺 二乙胺 三乙胺 丙胺 异丙胺 异二丙胺 正丁胺 异丁胺 正戊胺 异戊胺等
  
3.芳烃
  
甲苯 对二甲苯 间二甲苯 邻二甲苯 乙苯 丙苯 苯乙烯等
  
4.羰基化合物
  
乙醛 丙醛 丙烯醛 丁醛 异丁醛 戊醛 异戊醛 2-甲基丙醛 3-甲基丁醛 乙基甲基酮 二乙基酮 丙酮等
  
5.醇类
  
甲醇 乙醇 正丙醇 异丙醇 正丁醇 异丁醇 正戊醇 异戊醇等
  
6.酚类
  
苯酚 -甲酚 -甲酚 -乙酚 -乙酚 2,6,-二甲酚 2,5-二甲酚 2,3-二甲酚 3,5-二甲酚 3,4-二甲酚类
  
7.低级脂肪酸
  
乙酸 丙酸 正丁酸 异丁酸 正戊酸 异戊酸 2-甲基丙酸 3-甲基丁酸等
  
8.吲哚
  
吲哚 1,2-二甲基吲哚 2-甲基吲哚 3-甲基吲哚 5-甲基吲哚 2,3甲基吲哚 2,5-二甲基吲哚
  

  
  

   
  
  

精彩评论2

wucnaiai 发表于 2014-2-2 23: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湖北武汉
自己知道了  
scbaihong 发表于 2014-2-21 23: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日本
估计你是没见识过~` 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右上角“高级模式”进入更多文字、附件、图片等编辑模式;
发帖前请在网页顶端搜索网站内容,已有内容请勿重复发布;
请按版规要求发布帖子,禁止回复表情、数字等无意义内容;
请按网站要求的文件格式上传资料,建议将资料压缩后上传;
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黄赌毒诈”等违法信息!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侵权申诉 | 帮助中心 | 浙ICP备13003616号-2  |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3884号 网站统计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的立场;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及言论,若有版权异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Copyright © 2010- 爱我环保学社(http://www.25hb.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