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录
  • QQ:2458797171

    在线时间:8:30-20:30

    客服电话

    13105665566

    电子邮件

    2458797171@qq.com
  • 环保学社APP

    用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hongchun [工程师]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 | 污水处理专家
  • 关注0
  • 粉丝1
  • 帖子217
精选帖子

[废水处理] 污水处理曝气池液面浮渣产生原因

[复制链接]
hongchun 发表于 2019-7-23 11: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来自 广西梧州
我们在分析曝气池液面浮渣的时候,应该在一个基本原因上得到认识,就是说产生的浮渣一定是因为其比重比曝气池混合液低才浮于液面。 于是在判断曝气池为什么会出现浮渣的原因上就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了。 就实践运行面观察来讲,主要还是浮渣中混杂了气泡的原因。 而气泡作为浮渣产生的动因来讲,仅仅是让浮渣浮起的原因,就气泡为什么能够托起浮渣来的原因是要确认的根本原因。

可以认为,气泡产生,由于曝气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农村污水如何处理为使污水经过一定方法处理后,达到设定的某些标准,排入水体、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等的采取的某些措施或者方法等。 污水超标处理方案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生活废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又因为技术落后、资金短缺、治理难度较大,一直影响着城市环境及其建设。 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那么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污染将会更加的严重,影响也会更加的恶劣。 所以主要的问题是在活性污泥是否具备吸附和包裹气泡的能力。 如果具备这样的能力,吸附气泡后的菌胶团自然就会浮在液面上了,这是我们认识曝气池液面浮渣的原因。

活性污泥具备吸附气泡的能力主要是由活性污泥自身决定的。 污水超标处理方案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生活废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又因为技术落后、资金短缺、治理难度较大,一直影响着城市环境及其建设。 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那么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污染将会更加的严重,影响也会更加的恶劣。 其自身的粘性物质分泌过多,活性污泥的黏性将大幅上升,这样对细小气泡的吸附能力也将增强。 回过头来再就气泡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 前已述及曝气可以产生多量细小气泡而被带有黏性的活性污泥吸附,最终导致浮渣的产生。 另外 产生气泡的原因是活性污泥分解有机物时所释放的气泡,包含 二氧化碳和氢气等等,此类气泡实践中更易导致带黏性的活性污泥发生吸附后的浮渣产生。 同理,如果活性污泥因为碳氮比失衡而导致反硝化 ,同样会产生气泡导致的浮渣。
鉴别液面浮渣是由何种性质的气泡导致的,对于运行管理中如何调整工艺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里常用的鉴别方法是活性污泥沉降比 。 在观察完活性污泥沉降比后,再观察量筒内的液面浮渣时,可以清楚的看到液面浮渣内有气泡存在, 这时看到的气泡是来自曝气过程中的,而我们无法通过肉眼在液面浮渣内观察到气泡存在,但如果在显微镜观察时可以发现的话, 就可以认为这些气泡是来自活性污泥自身分解有机物时所产生的。 这里的区别就是气泡的大小方面进行对比的指征。

另一方面的对比是对液面浮渣进行快速小幅度搅动,如果液面浮渣在搅动后再次下沉,可以认为此时液面浮渣内的气泡是来自活性污泥自 身分解有机物时所产生的, 或是活性污泥发生反硝化时产生的。 而当对液面浮渣进行搅拌后仍然毛不到明显的浮渣下沉时,多数情况下认为此时的液面浮渣内所包裹的气泡是来自对活性污泥进行曝气时所产生的气泡。 这是通过对液面浮法搅动后出现的现象进行液面浮渣内气泡产生源头的判断。

精彩评论1

hyy23306 发表于 2019-7-24 08: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天津
污水处理曝气池液面浮渣产生原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右上角“高级模式”进入更多文字、附件、图片等编辑模式;
发帖前请在网页顶端搜索网站内容,已有内容请勿重复发布;
请按版规要求发布帖子,禁止回复表情、数字等无意义内容;
请按网站要求的文件格式上传资料,建议将资料压缩后上传;
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黄赌毒诈”等违法信息!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侵权申诉 | 帮助中心 | 浙ICP备13003616号-2  |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3884号 网站统计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的立场;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及言论,若有版权异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Copyright © 2010- 爱我环保学社(http://www.25hb.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