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录
  • QQ:2458797171

    在线时间:8:30-20:30

    客服电话

    13105665566

    电子邮件

    2458797171@qq.com
  • 环保学社APP

    用手机浏览器扫一扫

  •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25hb.com [小版主]
未知星球 | 未知职业
  • 关注0
  • 粉丝8
  • 帖子4451
精选帖子

[废水处理] 日本农村之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

[复制链接]
25hb.com 发表于 2015-5-14 18: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来自 浙江杭州
一直以来,对于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可以说中日两国间没有太大的差别。审视两国的污水处理工作,在大城市向农村地区推进的过程中,即使在日本,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课题。   
日本生活污水处理的特征
日本的生活污水处理行业规模非常庞大,涉及到下水道业、净化槽业以及农村污水处理等,其主管机关分别为国土交通省、环境省以及农林水产省。下水道行业的兴起源于1900年,当时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开始管网的铺设,到了1922年,东京才建成了第一家污水处理厂。上世纪70年代,日本又开始大规模规范下水道建设,到90年代的时候,日本已经进入了下水道建设的加速期。日本的下水道建设依托城市规划为基础,以城市区域中规模较大的下水道建设为中心展开铺设,并同时在自然公园内或是农村、山村等水环境保护重点地区,服务对象为1000-10000人口数量的特定区域环境保护公共下水道事业。
净化槽的出现,则是为了满足城市中尚未建设下水道而又想达到水质净化要求的地区而兴起的行业。净化槽设施主要面对的是以户为单位且人口为10人以下的住宅,因此处理设施主要以设备生产的小型处理装置为主流。1980-1990年期间,日本的净化槽设施对于城市污水处理贡献不小,甚至可以说填补了城市下水道建设和水质净化的空白。如今,日本已经建成了850万台的净化槽。净化槽可以分为合并处理净化槽和单独处理净化槽,最初设计的净化槽,主要是为了削减冲洗式厕所所带来的卫生风险,所以仅处理冲洗厕所的污水(单独处理)部分。但随着更高的现实需求出现后,日本又改进技术,对包括生活杂排水在内的所有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合并处理),这种合并处理方式一直延用到现在。
日本的农村污水处理事业始于1983年,当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下水道建设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的生活和水环境。起步的设计是以处理人口为1000人以下为设立标准,至今为止日本已经设立5100多个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因此,农村的污水处理事业在日本成为了农村地区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主体。
日本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据统计,2012年日本生活污水的处理率达到了88.1%。这其中,87%由污水处理厂处理,10%通过合并由净化槽处理,3%是通过农村污水处理设备处理。但这项统计并没有把单独处理净化槽处理的厕所排水计算进去,此项按未处理计算。从地区分布来看,人口规模达到100万以上的大都市,污水处理率约为100%,30万人以上的中小城市污水处理率也达到了90%,但到城市以外的区域,5万人以下的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率为74.4%,这样的普及率甚至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15%。因此,即使在日本,推进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也是非常关键的任务。
农村污水处理虽然在日本所有的生活污水处理率中只有3%的贡献率,但却在农村铺设了5100个以上的处理设备,为日本在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上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目前,在污水处理经验相对较少、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的村镇,正在加强处理技术方面的指导:比如在下水道建设上,要求以应对大规模处理的处理技术为基础,构筑分散型处理技术体系。由于农村村落的污水处理从起步开始,就对分散型处理进行特殊化,这正是处理技术能达到系统化的原因所在。由此可见,中国在构建农村地区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体系化方面,可以在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上,对日本的农村村落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今后农村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日本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概况
目前,日本在农村已经安装了5100多个污水处理设备,其中90%的设备的服务人群在2000人以下。这里所说的农村污水处理规模用「人槽」的形式来表示,这里称之为处理对象的人数。在日本如果每人每天的生活排水量为250L的话,那么处理规模就为500m3/d(250L×2000人)。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下水道规模在处理现场每天的处理规模量使用「m3/日」。2000人槽以下的处理设备中有70%左右(占总的60%左右)是1000人槽以下的,所以也就是250m3/日以下。  
按照时间来看不同处理技术的应用情况的话,会发现在从1983年开始的10年间,接触曝气技术的应用比例虽然曾高达80%左右,但是之后就急剧减少,到现在只有10%左右。而间歇曝气法从2000年开始应用比例就在增加,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50%-60%。90年代后期间歇曝气法的应用比例开始减少,虽然活性污泥法和OD法的应用比例有所增加,但在间歇曝气法应用急增的2000年间其应用比例却减少了。笔者认为这种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变迁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在该行业发展初期,日本分散型处理技术的经验相对较少,因为先行实施开展净化槽事业优先采用了有业绩的接触曝气法。接触曝气法维护相对简单,从净化槽的维修来看,关于管理手法知识的积累是非常重点的。
随着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对于水质处理的要求也越为严格。另外,接触曝气法在沉淀槽里面停留的时间变长,硫化氢以及臭气的产生问题也越发显著。因此,被称作活性污泥法和OD法的浮游生物法慢慢取代了接触曝气法。
这里浮游生物法与接触曝气法相比,对维护管理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尽管如此,在事业开始后的十年里,随着维护管理经验的积累,可以说现在的技术水平已经能够适应处理技术的变化。
从2000年开始对氮的去除要求也变得严格,80年代开始随着技术的创新,在曝气槽内采用连续厌氧和好氧的单槽式间歇曝气的方法急剧增加,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
总结展望
以上所说的日本的经验,能够给推动中国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的发展带来很多启发。日本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事业上已经体系化。之前根据处理技术的不同的外部因素,虽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针对处理水质以及维持管理技术要求这些不同条件的技术,正在对其优缺点进行梳理。因此,在中国的工作中,笔者认为需要对日本的经验进行研究,这样利用起来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在中国作为适合应用在农村的技术,常常被认为是面向无动力,微动力或是自然处理这类的技术。但是在代表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农村地区的都市化政策推进过程中,由于居民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对于更好的居住环境以及周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在的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
由此可见,从日本的技术变迁经验来看,经过变迁后的现在的处理技术体系,可以给今后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发展提供许多参考价值。不仅如此,笔者认为应该加速中国农村地区包括污水收集管网在内的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维护管理人员以及维护管理公司的培养也是当务之急。维护管理在如今的中国是一个非常薄弱的领域,应该存在巨大的商机。
笔者从2008年开始和日本环境省以及中国的环保部进行合作,在中国许多农村地区建成了处理规模从100 m3/d到600 m3/d 不等的10个实验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但还有很多地区的设备没有建成 ,由于污水收集管网的施工技术相对较低,污水不能排出或是混杂大量的来源不明水,有很多类似这样的问题。因此,农村地区在谋求事业开展的同时,应该优先考虑的是管道铺设技术的提升和维护管理技术的积累。

精彩评论3

obeckham 发表于 2015-9-18 03: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北京
拿分走人呵呵,楼下继续!
lishengjun18 发表于 2015-9-18 09: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北京
材料不错
hbyq 发表于 2023-5-12 05: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上海
花点小钱下资料,再去投标搞大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右上角“高级模式”进入更多文字、附件、图片等编辑模式;
发帖前请在网页顶端搜索网站内容,已有内容请勿重复发布;
请按版规要求发布帖子,禁止回复表情、数字等无意义内容;
请按网站要求的文件格式上传资料,建议将资料压缩后上传;
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抵制“黄赌毒诈”等违法信息!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侵权申诉 | 帮助中心 | 浙ICP备13003616号-2  |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3884号 网站统计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的立场;禁止发布任何违法信息及言论,若有版权异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Copyright © 2010- 爱我环保学社(http://www.25hb.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