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市八一综合污水处理工程,是省重点工程A类项目及国债项目,同时也是富阳市首家利用德国政府贷款项目。工程占地面积约13.3公顷,总投资2.46亿元,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5万吨,配套收集管网12.5公里,处理工艺采用带好氧选择器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承担着富阳市春江街道5个行政村范围内的42家造纸污水和近万名群众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任务。工程于2003年11月8日开工建设,2006年6月5日投入运行。从运行情况看,工程设计合理,设备先进,工艺流程先进,污水处理效果好,达到了环境整治的目的。 一、工程建设的思路正确,机制充满活力 八一污水处理工程是在政府政策推动下,浙江板桥集团出资建立的有限公司作为业主承担建设运行管理的工程,市委、市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要求,从工程筹备开始就明确“特许经营、保本微利”的政策,并建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从土地征用、资金拼盘、争取国债、地方机动财力等方面支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二、工程建设责任明确,制度健全 为使本工程顺利实施,市政府在工程筹建之初就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明确,本工程在建设期的主管部门为市发改局,运行期的主管部门为市建设局,环保局为业务指导监管。为了加强现场人员的责任心,经发改局、建设局同意,组织对项目部正副经理、监理工程师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和考勤,在现场管理上,专门成立了由业主、监理、土建、安装、设备供货商组成的工程建设联合指挥部,负责工程施工、协调、监督等具体落实工作,指挥部每天下午4点一次碰头会,7天一次监理例会。同时坚持每月工程形象进度汇报制,及时掌握工程进度情况,有了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实施中做到项目建设重要性认识到位、制度落实到位、领导责任到位、协调管理到位、任务明确到位。工地现场设挂倒计时牌,及时掌握施工进度。业主、监理、土建、安装、设备供应各方各司其职,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保质保量,施工期间无施工人员伤亡事故发生,较好的完成了本项工程施工任务。2005年10月12日由KFW银行、德国驻中国大使馆,中德技术合作项目咨询公司、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六家新闻媒体考察团前来进行考察,本工程得到了考察团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在德国政府对华贷款13个项目中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好、现场管理规范,为浙江省利用国外政府贷款项目赢得了好评。 三、工程运行管理起步早、起点高 本工程主要设备是进口的,设备较为先进,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为加强运行管理,公司聘请省内有污水处理经验的教授级高工负责技术和工艺,操作员工提前到岗,从设备安装开始跟班见习,在单机调试前,公司组织员工专程到青岛由德国政府开办的污水处理培训中心进行统一培训,通过培训熟悉掌握设备性能和操作技能,针对本公司设备的实际,制定了污水处理运行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和一整套规章制度,做到岗位明确、责任落实、定人定岗。采取走出去,到省内其他污水厂对口学习,请有关专家来公司进行业务培训,定期进行业务知识考核,为公司的运行管理奠定组织保证和技术基础。 四、工程运行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工程从2006年4月初试运行,6月5 日正式运行,累计达标处理污水量2100万立方米,脱水泥饼49400立方米,折合干质16467立方米。按日处理15万立方米计算,投入运行后,出水水质50 mg/L以下,全年可削减COD 8400余吨,纳管的造纸企业从原来吨纸耗水120立方米,实行污水统一集中处理后,下降到吨纸30~60立方米,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全年可减少废水排放量3240万吨以上。污水厂的运行,改善了富阳市的环境面貌,为富阳市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社会和经济效益初见成效,对推动创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