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浓水回流增大系统回收率:反渗透或纳滤工艺往往考虑浓水回流的方式来提高系统回收率,很多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也采用了两段式浓水回流的纳滤或反渗透工艺,由于垃圾渗滤液进水往往高含盐量和高有机物的特点,浓水回流往往会导致纳滤或反渗透系统的进水进一步恶化,加速了膜污染的速度,进而影响了膜元件的使用寿命;
b. 段内循环增压泵的使用:在已了解过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现场,很多反渗透处理系统都设置了单段浓水回流(即每一段的浓水通过段内循环增压泵泵在本段内部循环,段内循环量是反渗透系统进水量的几倍),这样做可以增大膜元件进水侧流速,防止污染物沉积污染膜元件,但浓水的大量回流又会导致段进水水质的恶化,从而加重膜污染。在水质较差的垃圾渗滤液系统中,回流会导致膜清洗频繁,从而影响膜元件寿命。
c. 仪表设置存在问题:由于垃圾渗滤液项目普遍较小,且为了提高回收率往往采用两段式设计。但在我们现场调查的垃圾渗滤液项目中,一些系统设置监控数据往往存在问题,如两段式系统仅设置进水和浓水压力表,段间压力不能监控;或者单支膜壳设置段内循环增压泵,但无法检测进该支膜壳进膜的压力以及电导率等,这都会造成运行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膜系统的故障,最终导致膜元件的严重污染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