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环保学社
标题:
如何缩短污水生化调试?
[打印本页]
作者:
hongchun
时间:
2019-5-29 10:24
标题:
如何缩短污水生化调试?
活性污泥的培养
通过工程实例总结,如何缩短污水生化调试所需的时间,从污水前处理准备到全负荷运行,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初步准备工作的内容以及所需材料的种类和数量;每个阶段委托材料数量的条件和控制所需的条件;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下面描述的内容特别适用于以鼓风机曝气为主的生化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时,其生化处理装置需要进行污泥接种和驯化(俗称调试)。对于大型污水处理设施,尽量缩短调试时间,使处理主体尽快投入正常运行,对实际运行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几天内对1万吨污水处理设施的生化调试,发现在生化调试过程中,如果准备充分,生化设施的细菌接种在常温下7~10天内完成;10天后,污水可以进行驯化,进入20天左右正常运行。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生化调试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为了方便起见,本文列出的数据是基于5000m3的生化池体积。
1. 前期准备阶段
1.1. 物料准备
①污泥准备
对于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来说,生化池的容积是比较大的。为了保证生化池的初始污泥浓度,需要对原污泥进行添加。从理论上讲,生化池中污泥的质量浓度应控制在2500 mg/L左右,在实际运行中,为了节约成本,调试时可将初始污泥浓度控制在1500 mg/L左右。以1×104m3污水一天生化时间12h的污水处理装置为例。80%含水率的活性污泥在投运前应准备好约40m3。最好的污泥类型是相似或相似的活性污泥。如果有困难,也可以使用其他高活性污泥。为了保证污泥在使用前具有一定的活性,应对污泥进行喷水和保湿处理,使污泥在保湿状态下至少能保持15天的活性。
②碳源培养寄的准备
在生化调试中理想的碳源是粪便和淀粉。一般来说,调试的早期阶段主要是添加粪便,而中、后期阶段主要是添加淀粉。由于运输费用,淀粉可以用脚面粉代替。由于粪便不能预先贮存,因此有必要事先与有关部门确定调试期间所需的数量。在调试过程中,碳源储量一般按以下原则估算。根据混合生化池中COD的质量浓度,计算每天添加到生化池中的COD在200~300 mg/L范围内,其中足底面粉中COD的质量转化率约为1t[COD]/t[面粉]。大排泄物的COD很难转化。根据经验,在整个调试过程中需要100×150 m3粪便。添加粪便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补充碳源,而且是为了增加生物化学池细菌的引入。用10~15吨磨足粉即可制得。
③磷源、氮源的准备
补充碳源通常为镀钙Ca(H2PO4)2,补充氮源主要为尿素CO(NH2)2。当生化池中COD浓度为300mg / L时,估计BOD5值一般为100mg / L,补充量按m(BOD5)计算:m(N):m(P)= 100:5:1 。 2000-3000kg,尿素100kg,补钙200kg,按淀粉质量比:尿素:醋酸钙= 20-30:1:2补水。调试期间应准备尿素2~3t,钙5~6t。
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可制备10-20千克粉末状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
1.2.物化和输送设备
由于调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物料,且在生化调试过程中没有污水,使得污水在池内的流动较差。为了提高接种速度,需要将污泥和补充碳源尽可能均匀地输入到每个生化池中。因此,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调试效率,有必要为一定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建立物质化系统和物料输送系统。根据经验,应在地下设置储料罐,储罐内装有空气混合装置,储罐容积一般在20~30m3之间。该池分为两个区域,第一个区域是化工区,需要配备物料准备和初级垃圾清理装置;第二个区域是运输,设置潜水泵或液泵,同时在泵周围设置垃圾,以防止泵堵塞。应在生化池附近使用软管,以便根据需要调整喂料点的位置。此外,最好在材料系统旁边设置消防栓或供水管道,以便在制造污泥和其他材料时用于供水。
1.3. 监测仪器准备
为了配合生化调试,需对生化池中的COD(铬法)、溶解氧、pH值和细菌进行监测。一般生化处理调试应配备以下监测仪器:COD检测仪、溶解氧测试仪、pH值测试仪、显微镜。
2. 调试阶段
2.1. 初期(3d)
1首先,将一定量的清洁水和一些待处理的污水注入生化池,然后将污泥倒入物化池。通常,首次添加20m3的污泥,同时添加粪肥等培养物,在与水一起搅拌后,将混合物均匀地添加到各生化池中。通过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将培养物的剂量控制在300mg / L.然后按比例添加钙(由于粪肥的增加,不需要补充氮源)。
(2)窒息:进食后窒息。水和气体的体积控制在1:(5-10)。在曝气的第一天,采用6小时曝气和4小时停机。
3再次:在1d紧致暴露后,第二天鳕鱼的质量浓度下降到约100毫克/升。需要再次喂食,第二次可将10~15立方米污泥放入化学池中,(留部分作为备用)。同时,以粪便为主的培养物仍用于控制生物化学池鳕鱼的质量浓度在200~300mg/l。在需要时填磷后。
4闷气曝气:2天、3天曝气可减少停机时间,生化曝气可控制为开启6天、停止2天。
2.2.中期(4≤7天)
通常在2-3天的闷热暴露后,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少量的原生动物。原则上,在这个时候,碳源每天都在逐渐地补充着足粉。同时添加钙和尿素,补充磷源和氮源。碳源的补充标准仍然是生化池中COD的质量浓度为200 mg/L左右。
为了消除生化代谢产物,需要用适量的水代替生化池,同时继续进行窒息曝气。为了加速污泥微生物胶束的形成,在生化池中加入适量的PAM粉体。
2.3后期(7~10d)
一般情况下,曝气7~10d后,污泥呈淡黄色,30min沉淀率可达10%左右。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钟形原虫、纤毛虫、后生轮虫、线虫等活动较多。此时,污水生化处理可进入驯化和负荷增加阶段。
增加负荷的调试通常通过每2天增加1/5的污水负荷来进行。1周后,它基本上可以满负荷运行。为了稳定过量的负荷,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添加一些足底面粉作为碳源。
2.4. 调试条件控制
在生化调试过程中,曝气强度应与水中的溶解氧结合,以控制气水比。一般情况下,好氧区溶解氧的质量浓度控制在1~3mg / L,兼性区控制在0~0.5mg / L.
其他监测指标包括COD、生物相、pH值和污泥沉降率。取样分析的频率一般为调试开始时4小时,调试中间时6小时,调试结束时8小时。
3. 调试注意事项
对生化设备的调试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为大型污水处理设施设置化学储罐和物料输送系统。
(2)尽量将污泥翻转,避免垃圾进入生化池,降低污泥利用效率。
(3)加大粪时,要做好垃圾清理工作,避免垃圾进入泵内,否则容易造成泵堵塞。
(4)及时了解生化池中COD和溶解氧的变化,补充碳源,及时调整供气。
在调试过程中,最好控制生化池的ph值在7到8.5之间,并及时找出异常的原因加以补救。
4. 结论与说明
如果在调试过程中能够做到以上几点,一般来说,整个生化调试过程可以在1个月内完成。
此外,上述生化调试结论也适用于高炉曝气生化处理装置,以及其它形式的生化处理,仅供参考。
在调试开始时,注入生化池的水应该是当前待处理的污水,而不是使用清水。最好将KH2PO4用于补充磷。
作者:
huxinghuagood
时间:
2024-1-16 22:48
选收藏吧,以备及时之需!
欢迎光临 爱我环保学社 (http://www.25h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